18首思念亲人的古诗,读懂千年游子的牵挂

首段:古诗里的思念,是跨越时空的共鸣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千百年来,思念亲人的古诗像一封封未寄出的家书,写满游子的惆怅与离愁。你是否也在某个深夜,翻着旧照片,想起远方的父母或逝去的故人?今天,我们就从18首经典诗词里,感受古人怎样用笔墨寄托对亲人的思念。

一、孟浩然:空堂独坐,一盏清茶寄哀思

“空堂坐相忆,酌茗聊代醉。”唐代诗人孟浩然小编认为‘清明即事’里面,用春日繁华反衬孤独。窗外柳色青青、莺飞蝶舞,他却独坐厅堂,以茶代酒,回忆逝去的亲人。这种“热闹是他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”的对比,是不是像极了我们逢年过节时强颜欢笑的心情?

二、苏轼:十年生死两茫茫,最痛阴阳相隔

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”苏轼小编认为‘江城子’里面悼念亡妻,字字泣血。古人没有照片、没有语音,唯有梦里偶然重逢,“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”。这样的遗憾,现代人何尝不懂?微信里那个再也收不到回复的头像,抽屉里那件再也无人穿的老毛衣……思念从未因时代而改变。

三、贺知章:少小离家老大回,故乡已成陌生人

“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贺知章86岁返乡时写下《回乡偶书》,道尽游子心酸。年轻时总想闯荡天涯,等到双亲白发苍苍,才发现“树欲静而风不止”。如今高铁三小时能到的距离,古人要走半年,但那份“近乡情更怯”的忐忑,至今仍在异乡人的心里翻涌。

四、白居易:清明坟前雨,哭不醒长眠人

“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白居易的《寒食野望吟》描绘了最诚实的扫墓场景:纸钱飞舞、暮雨潇潇,生者的哭声再也传不到黄泉。古人尚能焚香祭拜,现代人却常因职业无法回乡,只能对着远方默念:“爸妈,今年我又失约了……”

五、杜甫:家书抵万金,乱世中的牵挂

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”安史之乱中,杜甫小编认为‘春望》里道出战乱年代亲情的珍贵。如今通讯发达,但你是否也发现:和父母的通话越来越短,朋友圈的屏蔽分组越来越长?古人一句“什么时候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”,提醒我们:别等到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

小编归纳一下:读古诗,解自己的思念

从孟浩然的茶到苏轼的梦,从贺知章的返乡到杜甫的家书……这些思念亲人的古诗,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内心。科技缩短了距离,却冲不淡血脉里的牵挂。这个清明,不妨学古人提笔写封信,或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——毕竟,能说出口的思念,远比藏在诗里更温暖。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