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章的核心是什么?
好文章是让人读得明白、记得住的文字。叶圣陶先生曾指出,一篇好文章必须兼具”诚恳”与”精密”两大特质。所谓诚恳,就是写作者诚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;所谓精密,则是文字能够准确传达这些想法情感。这两点看似简单,却是评判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。
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读到某些文章时,要么觉得空洞无物,要么感觉晦涩难懂。究其缘故,往往就是作者没有做到”诚恳”与”精密”。好文章不应该让人读完后云里雾里,而应该让人读得顺畅,读后有所得。那么,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呢?
诚恳写作:好文章的灵魂
好文章是让人感受到作者诚恳的文字。叶圣陶强调,写作的诚恳体现在两个方面:对于抒发个人感受的文章,要做到”内面怎样想怎样感,笔下便怎样写”;对于客观描述的文章,则要做到观察周至、描写诚实。这种诚恳不是技巧,而是写作态度。
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文章堆砌华丽辞藻,却让人读后不知所云;或者生搬硬套他人见解,缺乏个人诚实体验。这样的文字即使辞藻再美,也难以打动人心。杜甫的诗之因此感人,正由于每一句都发自肺腑;陶渊明的文字之因此流传千古,正由于字字皆出自本心。好文章不需要伪装,它应该像清澈的泉水一样天然流淌。
记得小时候写作文,为了显得”有文采”,常常从作文选中摘抄漂亮句子。老师批改时总会问:”这是你诚实的想法吗?”这个难题至今难忘。好文章不是靠模仿别人写出来的,而是从自己心里流淌出来的。
精密表达:好文章的技术
好文章是让人读起来流畅舒适的文字。精密的反面是粗疏平常,叶圣陶认为,即使语句通顺的文章,也有精密与粗疏之分。精密体现在用词准确、结构合理、逻辑清晰上,它能让读者毫不费力地领会作者想表达的意思。
柳宗元小编认为‘小石潭记’里面描写鱼儿的句子堪称精密表达的典范:”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佁然不动。俶尔远逝,往来翕乎,似与游者相乐。”短短几句,鱼的形态、动作、与人的互动都跃然纸上。这种精密不是刻意雕琢,而是观察入微后的天然呈现。
现代人写作常犯的毛病是追求速成,用现成套路代替深入思索。描写春天永远是”桃红柳绿”,写会议总是”气氛热烈”。这样的文字就像方便面,能吃但不耐质量。好文章需要作者沉下心来,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,哪怕只一个字的使用也要反复推敲。
怎样写出好文章?
好文章是让人读后有所收获的文字。要写出这样的文章,开头来说要充实自己的生活。叶圣陶说:”我们要求整个生活的充实,虽不为着预备作文,但’诚恳’的’精密’的’好’文章必导源于充实的生活。”没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入的思索,很难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。
接下来要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性。叶圣陶建议,要像矫正坐姿一样随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,说完整的话,用准确的词。这种训练看似简单,却是写作的基础功夫。平时说话马马虎虎,很难指望写作时突然严谨起来。
最终要勤于修改。好文章多半是改出来的,修改不是简单的文字润色,而是想法的再提炼。正如叶圣陶所说:”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,其实就是修改想法,要它想得更正确,更完美。”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好文章显得尤为珍贵。它不必辞藻华丽,但一定要言之有物;它不必标新立异,但一定要诚恳动人。好文章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桥梁,让人读得懂,记得住,这才是写作的真正价格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