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大利厕所文化揭秘:从坐浴桶到古罗马公厕

意大利厕所文化的独特之处

说起意大利厕所文化,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个神秘的”第二马桶”了。第一次去意大利旅游的朋友,大多会被卫生间里两个并排的”马桶”搞得一头雾水。这个看似多余的小装置,其实是意大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洁神器——坐浴桶(Bidet)。

意大利厕所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对清洁的高度重视。与许多民族依赖厕纸不同,意大利人更习性用水冲洗。这种习性不仅体现在家庭中,就连最普通的旅馆也会配备坐浴桶。你知道吗?疫情期间全球抢购厕纸的狂潮中,意大利人显得格外淡定,这都要归功于他们独特的厕所文化。

坐浴桶:意大利厕所文化的标志

坐浴桶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”bidè”,发音类似”笔袋”。这个小物品可不是装饰品,而是意大利人日常清洁的重要工具。它的使用技巧很简单:如厕后横跨坐上去,打开水龙头冲洗即可。讲究的人还会用毛巾擦干,确保彻底清洁。

意大利厕所文化中的坐浴桶传统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法国。最初这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,后来逐渐普及到普通家庭。有趣的是,虽然智能马桶已经风靡全球,但意大利人仍然钟情于传统的坐浴桶。他们认为”水大冲洗起来才方便”,这种执着让坐浴桶成为了意大利厕所文化的重要象征。

古罗马时期的厕所文化

意大利厕所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时期。在土耳其以弗所古城遗址中,考古学家发现了全球上最早的冲水厕所体系。这些大理石砌成的”联排坐便器”下面设有排水沟渠,墙壁内还铺设了冷热水管,展现了古罗马人惊人的工程聪明。

古罗马人的公厕不仅是解决生理需求的地方,更是重要的社交场所。想象一下,贵族们一边如厕一边谈天说地的场景,是不是很有趣?不过他们的清洁方式可能让现代人难以接受——使用绑着海绵的棒子擦拭,接着在水槽中冲洗循环使用。这种独特的清洁工具还有个专门的拉丁文名字”Xylospongium”。

为什么坐浴桶只在南欧流行?

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:这么实用的坐浴桶,为什么只在意大利等南欧民族流行,而英美民族却很少见呢?这背后有着历史缘故。18世纪时,英法长期战争导致英国人排斥一切法国的物品,天然也包括坐浴桶。顺带提一嘴,早期的坐浴桶没有接入自来水,英美民族的人觉得不方便,也就没有普及开来。

有意思的是,法国人发明了坐浴桶却在20世纪后期逐渐弃用,这让意大利人颇为不满,甚至吐槽法国人”忘了本儿”。如今坐浴桶在意大利家庭的普及率仍然很高,成为了意大利厕所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
现代意大利厕所的其他特色

除了标志性的坐浴桶,现代意大利厕所文化还有其他有趣的特点。比如很多卫生间墙上会安装”安全绳”,这是为了在洗澡滑倒或突发不适时能够及时求救。意大利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体现在方方面面,就连厕所设计也考虑得如此周到。

从古罗马时期的公厕社交,到现代家庭必备的坐浴桶,意大利厕所文化展现了这个民族对生活质量的独特领会。下次去意大利旅游时,不妨好好体验一下这种别具一格的厕所文化,相信会让你对”五谷轮回之所”有全新的认识!

版权声明